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
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
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嚬。
图形谁有术,买笑讵辞贫。
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
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
残月巫山夕,馀霞洛浦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佛寺中游玩的情景,她的形象如同未经尘世污染的小小真仙。她的衣袂随着她起身而动,似乎想要靠近旁人,但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曾因其不凡的美貌和宠爱而出众,情意横陈,显示了她在人间的情感纠葛。
诗中提到的“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表明她并不愿意轻易地被世俗所束缚,也不希望别人对她的私生活进行探究。接下来的“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嚣的美好境界,那里的音乐和歌声都是那么的清新。
在这首诗中,“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嚬”一句通过蝉、蛾之细微动作来形容女子的举止之轻盈与生动。然而,她似乎并不容易被人理解或购买到她的笑容,因为“图形谁有术,买笑让辞贫”。
最后几句“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则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将她比喻成与自己心意相通的翱翔天际之物。而“残月巫山夕,馀霞洛浦晨”一句,则是对整个游玩场景的一种概括,用残月和馀霞来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刻画,以及她与佛寺环境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超越尘世之境的向往。
不详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
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
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
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
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
近带关云紫,遥连日道黄。
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
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
抚躬悲未济,作颂喜时康。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