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竹赠邠老

与君共一山,修竹居其间。

义当给两家,潘子不得悭。

带甲十万夫,不战终日闲。

辱使支敝庐,令我愧满颜。

代竹为洗竹,义取洗益繁。

乞我万之一,令君风月宽。

裒多以益寡,天道自古然。

诗成复自笑,诗礼资儒奸。

形式: 古风

翻译

与你共享同一座山,茂密的竹林在其中间。
按理应当分给两家,但潘子不应吝啬。
拥有十万披甲士兵,整天却无所事事地闲置。
你屈尊光临我简陋的居所,使我满面羞愧。
代替竹子为你清洗污垢,这道义上意味着清洗得越多越好。
只求你分给我万分之一,让你的生活因风月而宽裕。
聚集多的来补足少的,这是自古以来自然的道理。
写完这首诗我又自嘲,诗书礼仪反成了儒生的狡黠手段。

注释

与君:与你。
共:共享。
一山:一座山。
修竹:茂密的竹林。
居:在。
其间:中间。
义:按理。
当:应当。
给:分给。
两家:两家。
潘子:指对方。
不得:不应。
悭:吝啬。
带甲:披甲士兵。
十万夫:十万。
闲:闲置。
辱使:屈尊光临。
支:支撑。
敝庐:简陋的居所。
洗竹:清洗竹子。
义取:按道义。
益繁:越多越好。
乞:请求。
万之一:万分之一。
风月宽:生活宽裕。
裒多:聚集多的。
益寡:补足少的。
天道:自然的道理。
诗成:写完诗后。
自笑:自嘲。
诗礼:诗书礼仪。
资:成为。
儒奸:儒生的狡黠。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乞竹赠邠老》。从内容上看,此诗反映了诗人与邠老(可能是当地一位贤士或隐者)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修养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与君共一山,修竹居其间。义当给两家,潘子不得悭。"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邠老共同生活在一座山上的愿望,那里有修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义当给两家"则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对自己,对他人也是一种美好的馈赠。

"带甲十万夫,不战终日闲。辱使支敝庐,令我愧满颜。"

这几句诗人的意境转向军事和政治,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自责。他可能曾身处戎马倥偬之中,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适合这种生活,因此感到羞愧。

"代竹为洗竹,义取洗益繁。乞我万之一,令君风月宽。"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以竹为喻的修养观念,希望能从邠老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滋润和指导。他请求邠老能够慷慨赐予自己一份这份精神财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成长。

"裒多以益寡,天道自古然。诗成复自笑,诗礼资儒奸。"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自嘲自己的诗歌,认为它不过是儒家学说中的一种修养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向往高洁生活的文人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闽侯贡璧琢苍玉,中有掉尾寒潭龙。

惊山作春山不觉,走马献入明光宫。

瑶池侍臣最先赐,惠山乳泉新破封。

可得作诗酬孟简,不须载酒过扬雄。

形式: 古风

于湖曲

武昌云旗蔽天赤,夜筑于湖洗锋镝。

巴滇騄骏风作蹄,去如灭没来不嘶。

日围万里缠孤壁,虏气如霜已潜释。

蛇矛贱士识天颜,玉帐髯奴落妖魄。

君不见铜驼陌上尘沙起,胡骑春来饮瀍水。

浮江天马是龙儿,蹙踏扬州开帝里。

王气高悬五百秋,弄兵老濞空白头。

石城战骨卧秋草,更欲君王分上流。

形式: 古风

大风与杨念三饮次作此

北风黄云卷飞沙,吹暗长安百万家。

温炉对酒慎勿出,且看酒面生浮花。

我为吟诗说云梦,荆江洞庭方汹涌。

吟成饮君三百杯,莫学雪中驴酸哀。

形式: 古风

大雨十日不止五月十八日晚始霁

昊穹忽悔祸,淫雨霁今夕。

峰岭舒紫翠,云天丽金碧。

深蛙鸣远汪,凉叶坠馀滴。

漏屋百不忧,宵眠始安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