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籁沉沉,孤月团团。
叶零零兮山瘦,风萧萧兮夜寒,不知谁共倚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万籁沉沉"四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寂静无声,仿佛万物都在沉睡之中。"孤月团团"则形象地刻画出明亮而孤独的月亮,照耀在空旷的山野之间。
"叶零零兮山瘦"通过落叶的声音和山体的轮廓,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萧瑟,"风萧萧兮夜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寒冷。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最后的"不知谁共倚栏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似乎在询问,这样的夜晚,又有谁能够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寂静和寒意,共同倚靠栏杆,欣赏这月色下的山景呢?这句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寻求共鸣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写景抒怀为主的禅宗偈颂,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孤寂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径山门下,无彼无我。
大家叠足挨肩,共向无烟宿火。
若是香匙火箸,不得动著。
不见道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
达磨西来,添盐减酱。后代儿孙,千般万样。
谁信棋盘石,元在凌霄上。
山僧恁么道,已是龟毛长数丈。
现成公案,何事不办。百发百中,无边无畔。
捏不聚,拨不散。
万籁俱沉兮明月半窗,一色难分兮芦花两岸。
径山无伎俩,住院多阻障。
饭在平江府,口在凌霄上。
河港既不通,千里空相望。
暂假维摩手,一钵共分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