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王铭韫司李满考

棘木持平四国驰,颂声名彻九重知。

共言如水心同洁,不见南山判可移。

禹鼎即今悬照日,虞廷自远质成时。

采风尽入輶轩记,不待甘棠蔽芾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贺王铭韫司李满考》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王铭韫在考试中的出色表现的祝贺与赞美。

首联“棘木持平四国驰,颂声名彻九重知”以“棘木持平”比喻公正无私,暗示王铭韫在考试中秉持公平原则,赢得了全国的赞誉。接着“四国驰”和“九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名声之广,不仅在地方上为人称颂,更是在朝廷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颔联“共言如水心同洁,不见南山判可移”运用了“如水心同洁”的比喻,形容王铭韫的心地如同清水一般纯净无瑕,与南山相比,即使南山的判断也难以动摇其清正廉洁的品质。这一联高度赞扬了王铭韫的高尚品德。

颈联“禹鼎即今悬照日,虞廷自远质成时”将王铭韫比作古代圣贤禹和虞舜,暗示他如同古代圣贤一样,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更在道德品质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禹鼎象征着权威与公正,而虞廷则是古代理想政治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对王铭韫在学问与道德上的高度肯定。

尾联“采风尽入輶轩记,不待甘棠蔽芾诗”引用了古代关于选拔人才的典故,说明王铭韫的才华和品德已经深入人心,无需等待他人歌颂,他的事迹和美德自然会被后人铭记。其中,“采风”指搜集民间歌谣,“輶轩记”是记录官员政绩的文书,“甘棠蔽芾诗”则是赞美官员政绩的诗歌,这三者共同表达了对王铭韫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铭韫在考试中的表现及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董其昌对其才能与人格的深切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王铭韫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

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贺廷尉李素我得子

九皋和鹤降青冥,佳气氤氲玉树庭。

才见斗杓回子月,旋看奎下有文星。

神光可但开仙李,天瑞居然映帝蓂。

闻道射熊新筑馆,名家先毓海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贺李素我再举子诗以志喜

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

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

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

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施笠泽别驾得雄

兰草宁论入梦劳,神光忽照德门高。

恰逢开士摩麟顶,共向超宗识凤毛。

合浦乍还珠在掌,明河新沐锦为袍。

亦知廉吏归装薄,传有青编及宝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