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歌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

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

□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

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

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

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

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

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

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

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

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

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

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

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

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

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

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

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望海歌》是宋代诗人蒋之奇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望海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海的神秘与浩瀚。

首先,诗人以“我来灵峰□沧海”开篇,仿佛自己登上了高处,俯瞰着无垠的大海,引出了对海的向往和探索。接着,“夜半起坐望海亭”,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在海亭中凝望,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

“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描绘了夜晚海面的黑暗,与太阳尚未完全升起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美。

“□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随着天色渐亮,阳光从东方升起,海面上开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这些变化莫测的色彩令人难以描述,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海浪翻滚,如同沸腾的鼎,各种海洋生物被这壮观的景象所惊动,生动地展现了大海的活力与力量。

“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随着太阳的升起,云雾散去,金色的阳光洒满海面,如同从树梢跳跃而出,象征着光明的到来。

“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狂风大作,巨浪翻腾,仿佛无数雷鼓同时轰鸣,形象地描绘了风暴的猛烈。

“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海浪冲击着陆地,仿佛连五岳都为之摇动,鲸鱼和鹏鸟在海浪中挣扎,展示了大海与陆地之间的互动。

“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海浪冲刷着山峦,仿佛将雪山推向远方,展现了大海的威力。

“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远处的船只在海浪中时隐时现,如同浮萍般漂浮,体现了航海的艰难与冒险。

“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风停雨歇,海面恢复平静,如同被熨斗抚平的丝绸,展现出大海的宁静之美。

“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广阔的海面上碧波荡漾,错落有致的岛屿如同杯盏,描绘了海景的广阔与丰富。

“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与三江五湖相比,大海更加辽阔,如同马蹄中的湖泊,强调了大海的宏大。

“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远处隐约可见琉球和日本,海面上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三座仙山清晰可见,仿佛支撑着天空,充满了神话色彩。

“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诗人感叹秦始皇未能亲临大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尽管诗人流落海上,但能在此处寄身,也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诗人计划在海边建造茅屋,炼制丹药,期待修炼成仙。

“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最终,诗人相信自己能够羽化成仙,直飞三岛,达到更高的境界。

“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诗人邀请未来的旧友前来探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19)

蒋之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漱玉泉

断崖天削成,半腰为坳窊。

殿阁在其中,乃是释子家。

初疑无路通,去必淩紫霞。

屈曲转山足,云萝可攀拿。

忽然至其上,金碧藏谽谺。

却见岩下路,目睛眩生花。

僧有定慧者,来自蜀道赊。

五代方乱离,相此山水佳。

卜居不复出,焚香拥袈裟。

嗟余但企仰,涉世空喧哗。

安得寄遁此,可以忘幽遐。

形式: 古风

寄题三瑞堂

好在庐陵守,年来强健无。

一麾新佩印,三瑞更为图。

善政传江右,飞书到海隅。

缅怀乌府旧,何日笑谈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琴高台怀古(其一)

高士遗台曲涧东,俯临百丈之飞虹。

云卷云舒绝壁下,花开花落空潭中。

丹砂鍊去山俱寂,赤鲤骑归路不通。

叹息往来车马客,几人忙处问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琴高台怀古(其二)

来至泾川十里馀,崭然怪石翠凌虚。

自惭不是神仙骨,空羡琴高控鲤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