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渊明自广

天地有常度,日月有常数。

有生则有死,如朝必有暮。

来者不可却,去者那容驻。

但喜故岁新,新年行复故。

故交零落尽,世岂能久住。

年衰性自忘,所以语多误。

况复眼半昏,文字宜少觑。

前路那可知,正宜委运去。

幸近古稀年,无复更多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自然规律为引,探讨生命与时间的流转,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人赵秉文以渊明自广为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句“天地有常度,日月有常数”,点明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暗示人应当顺应自然,遵循生命的自然法则。接着“有生则有死,如朝必有暮”进一步阐述生死轮回、昼夜更替的自然现象,强调生命终将走向终结,如同白昼之后必有黑夜。

“来者不可却,去者那容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无法阻挡的事实,指出未来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挽回。“但喜故岁新,新年行复故”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接纳态度,既欣赏新年的到来,也接受旧岁的离去,展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故交零落尽,世岂能久住”揭示了人世间友情的脆弱和短暂,感叹世事无常,强调了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接下来“年衰性自忘,所以语多误”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说话时难免出错,这既是对自己老化的坦然承认,也是对人生经验积累的一种感慨。

“况复眼半昏,文字宜少觑”则反映了诗人因年老视力衰退,对阅读文字的限制,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前路那可知,正宜委运去”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接受,认为人生之路难以预知,应当顺其自然,不强求。

最后,“幸近古稀年,无复更多虑”总结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庆幸自己接近古稀之年,不再过多忧虑,展现出一种达观、淡泊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友情、衰老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超然的态度,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一)

翩翩万里鹤,日暮将何之。

昏鸦择所安,笑汝不知时。

孔席不暇暖,此理吾何疑。

尚愧渊明翁,浊酒时一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

少长慕富贵,老大思丘山。

一为妻子累,不肯践斯言。

误落尘网中,黾勉四十年。

吾衰有儿子,门户幸可传。

形式: 古风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三)

漆园去我久,举世少真情。

晋宋多名流,惜哉亦虚名。

浮虚忘轩冕,踰检称达生。

渊明初亦仕,不为宠辱惊。

笑彼夸毗子,空谈竟何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

贫贱岂不苦,仰慕冥鸿飞。

富贵岂不乐,乃有黄犬悲。

苦乐各异趣,嗜好从所依。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挂冠不待年,况此齿发衰。

遥酹一杯酒,毋使寸心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