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溪

矧今两溪间,溪间足风物。

水清石泚泚,林横山兀兀。

春日鸣仓庚,夏夜风月清。

秋亩金颖秀,冬洲暮雪平。

比为二皇所旁薄,赤松屹立羊纵横。

叱石而兴真戏耳,可羡人家好弟兄。

西则三洞足仙灵,奇哉石穴声铿铿。

瀑泉喷写资照耀,俨如冰蚕之所成。

夕阳斜带九华度,何愧芙蓉峥且嵘。

鼎湖遥望在其东,翠气郁郁初日争。

或资登览逸杖屦,或供睇望烦留情。

山川如此足所产,所产足以冠群英。

圣明常重育才地,遴选鸿儒为博士。

傥膺是选真出群,礼乐诗书四不悖。

有如孔门来不拒,迪以至理滋无外。

将见吴邦如鲁国,鲁多君子非虚伪。

我公未期年,弦歌溢民编。

论其淑吾邦,不为淹巨贤。

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

形式: 古风

翻译

如今在这两溪之间,溪边景色丰富。
溪水清澈,石头明亮,树林横跨,山势陡峭。
春天黄莺鸣叫,夏日夜晚凉风明月。
秋天稻田金黄,冬日洲渚雪平如镜。
这里曾被两位帝王忽视,赤松独立,羊群自由穿梭。
呼石而起只是玩笑,人们羡慕这里的兄弟情深。
西面三洞满是仙灵,石穴中回声清脆。
瀑布泉水映照光芒,仿佛冰蚕编织的美景。
夕阳斜照越过九华山,芙蓉峰峻峭不凡。
遥望鼎湖在东方,翠绿之气蒸腾,朝阳争辉。
此地适宜游赏,或徒步或驻足欣赏。
山川之美足以孕育人才,产出的人才冠绝群英。
圣明时代重视育才之地,选拔博学大儒担任博士。
有幸入选者超群出众,遵循礼乐诗书,无违大道。
如同孔子门下不拒贤才,真理深入人心,无远弗届。
吴地将如鲁国般文雅,君子众多,非虚言。
您的政绩未满一年,音乐教化已深入人心。
评价您的德行,您是位卓越的贤人。
早晚都会有诏书到来,四方安宁,无需忧虑边境之事。

注释

矧:况且。
溪间:溪流两岸。
石泚泚:石头光洁。
兀兀:高耸的样子。
仓庚:黄莺。
旁薄:忽视。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松树。
戏耳:玩笑而已。
三洞:指名胜古迹。
铿铿:形容声音响亮。
冰蚕:比喻瀑布如丝线般流淌。
九华度:九华山的日落景象。
芙蓉峥且嵘:芙蓉峰高峻挺拔。
弦歌:音乐和教化。
淹巨贤:久负盛名的大贤。
四大:指天地四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溪之间的优美风光,诗人通过四季的变化展现了山水的生机与静谧。春天有黄莺鸣叫,夏日有清爽的夜晚,秋天稻田金黄,冬天雪景宁静。诗人感叹这里的自然环境被古代帝王视为神圣之地,赤松挺立,石穴中仙灵气息浓厚,瀑布如冰蚕丝般晶莹。夕阳映照着九华山,景色壮观。此处山川富饶,养育了众多杰出人才,暗示此地是培养学者的宝地。

诗人期待能有像孔子门徒那样接纳贤才的风气,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里将会如同鲁国一样,君子众多,弦歌不绝。诗人对当地官员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引领地方文化繁荣,成为国家栋梁。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两溪地区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对人才培育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47)

唐士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司法寓斋

玄录五千言,妙在不敢先。

留侯独得之,帝师赤松仙。

孰知百世下,乃有云孙焉。

扁斋以为寓,空谷音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时贤明鉴裁

时贤明鉴裁,鉴裁信奇欤。

识此希世宝,谓其曾区区。

未冠已溢声,贤书上宸庭。

不一而止足,竟压四海英。

直入九华招隐遁,化工尤物殊不吝。

文章光焰胜燃犀,远至牛渚烛无尽。

归来纪事满缣帛,却屑米盐繁密讯。

天公终不屈大器,称表直上几昼晋。

倚伏之机真叵测,庖丁全牛有馀刃。

先生道大何所容,颜渊今用退为进。

一以涵养使莫折,一以淑我邦之俊。

然而鉴裁还合明,孔席未暖五鹗并。

此时庙谟正陶郁,驱屏尘翳须升平。

驱屏尘翳须升平,要当迅召文武卿。

时来时来乌可禦,譬如南海云鹏程。

他年功业就,缣册传永久。

劣哉魏无知,仅此遮拙丑。

皇家褒举者,旷典华衮右。

形式: 古风

咏史

明皇固英主,开元天下昌。

如何林甫辈,得产无尽殃。

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

华清宫里人如玉,解唤胡雏起东北。

以此策明妃,远嫁犹为迟。

冤哉毛延寿,尽忠人不知。

形式: 古风

效进退律赋水乡三实(其三)

明珠久合蚌中生,何事鸿头亦炳灵。

襟护重重殊袭复,星分颗颗倍晶明。

一车奇谤嗟成误,十斛平量换合成。

珍重樱桃樊素口,致渠磊落更歌声。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