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名为《闻熊振之明经话秦淮近事(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秦淮河畔的相聚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好梦秦淮又共论”,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情境,秦淮河畔,诗人与友人再次相会,谈论着美好的回忆。接着,“清光如昨更消魂”一句,以“清光”比喻友情的纯净与永恒,即使时光流逝,那份情感依旧让人动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水边残照红桥柳,花底春风白板门”两句,运用了典型的景物描写手法,将秦淮河畔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红桥柳与白板门,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羌笛不堪迁客怨,绨袍犹有故人恩”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通过羌笛的哀怨之声和绨袍的温暖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友谊的感激之情。迁客怨与故人恩形成对比,凸显了友情的可贵与不易。
最后,“会须觅取题诗处,笑指当年旧酒痕”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再次相聚,共同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的愿望。通过寻找题诗的地方,指向当年饮酒留下的痕迹,不仅体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