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玠遗爱碑

北风萧萧战血腥,杀气昼压蚕丛城。

将军俯首送降表,况敢仰视撄其兵。

龙图学士奋戈起,只手欲障横流水。

冉家兄弟亦英雄,献策鱼山筑高垒。

连云战格控黔中,铁马金戈气势雄。

北兵睥睨不敢近,两川再造伊谁功。

青蝇纷飞点白璧,台谏承风竞弹击。

指忠为逆逆为忠,志士含冤气填臆。

万里长城忽自摧,蜀中士女空悲哀。

敌骑从此蹂吴甸,金阙琼楼起战埃。

招贤亭馆今安在,尚有残碑纪遗爱。

欲持杯酒酹忠魂,彷佛云间见麾盖。

君不见,马伏波,蛮兵未破谤已多。

又不见,岳武穆,中原未复家已覆。

功名自昔保全难,鸟尽弓藏世共叹。

江头废垒苔花紫,千载英雄掩泪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读余玠遗爱碑》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余玠的事迹,展现了对忠诚与功名的深刻思考。

首句“北风萧萧战血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北风的呼啸声与战场上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接着,“杀气昼压蚕丛城”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与压抑,白天的天空仿佛被杀气笼罩,蚕丛城显得格外沉寂与危险。

“将军俯首送降表,况敢仰视撄其兵”两句,通过将军的举动,揭示了战争中的无奈与抉择。将军不得不低头接受失败,甚至不敢直视敌军的兵器,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龙图学士奋戈起,只手欲障横流水”描绘了一位学士挺身而出,试图阻止战局的恶化,他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敬佩。而“冉家兄弟亦英雄,献策鱼山筑高垒”则赞扬了冉家兄弟的智慧与勇敢,他们以智谋和行动保护了家园。

“连云战格控黔中,铁马金戈气势雄”展示了余玠及其部下的英勇战斗,他们的战略和战斗力令人赞叹。接下来,“北兵睥睨不敢近,两川再造伊谁功”指出余玠的努力成功阻止了北方军队的侵犯,保护了四川地区的安全。

然而,好景不长,“青蝇纷飞点白璧,台谏承风竞弹击”描述了政治环境的险恶,忠臣受到攻击,正义被扭曲。忠良之士遭受冤屈,内心充满了愤怒与悲愤。

“万里长城忽自摧,蜀中士女空悲哀”感叹了英雄的陨落,如同长城倒塌,让蜀地的百姓感到绝望与悲伤。随后,“敌骑从此蹂吴甸,金阙琼楼起战埃”预示了战后的破坏与混乱,昔日繁华之地如今满目疮痍。

最后,“招贤亭馆今安在,尚有残碑纪遗爱”表达了对余玠功绩的怀念与追思,尽管物是人非,但他的事迹仍被铭记。诗人欲以酒祭奠忠魂,仿佛在云间看见了他的英姿。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忠诚、勇气与牺牲的赞美,同时也对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蕴含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崇敬与对公正与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戏綵图

雪花缤纷堕云端,银烛飞光消嫩寒。

华堂箫鼓庆初度,仙軿缥缈来青鸾。

九十慈帏七十子,此乐人间能有几。

子兮有子孙有孙,玉树琼芝纷旖旎。

曾孙调锦瑟,玄孙进瑶觞。

阿儿种种发如雪,斑衣起舞何蹡蹡。

一门慈孝谁能并,况复诗书流泽盛。

天公剪水作琼花,散作华筵表祥庆。

綵衣舞兮日正长,庞眉一笑回春阳。

蟠桃千岁正堪摘,碧实累累清露香。

綵衣舞兮日将暮,儿心一喜还一惧。

安得长绳万丈馀,系彼金乌莫飞去。

形式: 古风

十禽言(其一)

行不得也哥哥山,有貙虎水有蛟鼍。

铦牙利爪竞塞路,仗剑欲往谁敢过。

劝君归来且高卧,苦竹冈头安乐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十禽言(其二)

不如归去,人生多被功名误。

宦成名遂能知足,自昔惟推疏太傅。

莱公再相老不归,可怜远谪崖州户。

形式: 古风

十禽言(其三)

蕲州鬼,谠论从来多逆耳。

有言逆耳奈若何,罢官远窜南荒死。

当时谀佞非不多,端笏朝堂相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