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渔歌(其五)

四曲风烟日渰凄,萦纡岩谷互高低。

丹光照树明于月,惊起金鸡半夜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迷人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四曲风烟日渰凄”,以“四曲”点明地点,暗示了武夷山九曲溪的特定位置。接着,“风烟日渰凄”描绘了一幅晨雾缭绕、日光微弱、略带凄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次句“萦纡岩谷互高低”,进一步描述了九曲溪周围的地形地貌。这里使用了“萦纡”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溪流在山岩间蜿蜒曲折的动态美,同时“岩谷互高低”则强调了山岩与山谷之间的错落起伏,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第三句“丹光照树明于月”,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溪边的树木。这里的“丹光”指的是夕阳或晨曦的光辉,它照亮了树木,使其在视觉上比月光还要明亮。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光线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惊起金鸡半夜啼”,以“金鸡”作为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蕴含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半夜时分,金鸡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九曲溪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自然风光诗作。

收录诗词(10)

蔡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渔歌(其六)

五曲溪山秀且奇,就中佳趣有谁知。

紫阳可是能清赏,夜拥寒炉注楚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七)

六曲云屏不可攀,绿云千顷鸟声閒。

层崖亦有仙人掌,何必骑驴入华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八)

七曲岩前太姥岩,落花飞雨昼毵毵。

天风夜捲浮云去,赢得明蟾浸碧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覃]韵

武夷九曲渔歌(其九)

八曲平洲即要津,太和宫里碧桃春。

匆匆多少游山者,到得源头有几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