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哭母

思亲镇日肠如结。挨到黄昏时节。阶畔寒蛩啼歇。

如我哀声竭。夜来寂寞悲霜月。风冷孤灯半灭。

短袖泪痕沾彻。点点都成血。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诗人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融入字里行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失去亲人后的痛苦与孤独。

“思亲镇日肠如结”,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仿佛心被紧紧束缚,难以解脱。“挨到黄昏时节”,黄昏时刻常被视为一天中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刻,诗人选择这一时间点,进一步强化了思念的深度和持久性。

“阶畔寒蛩啼歇”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寒蛩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寒蛩的叫声与诗人哀声的交织,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夜来寂寞悲霜月,风冷孤灯半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孤独与凄凉感。霜月、冷风、孤灯,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寂静、孤独的夜晚景象,诗人独自面对,内心充满了悲伤与哀愁。尤其是“孤灯半灭”这一细节,既表现了环境的凄清,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黯淡与疲惫。

“短袖泪痕沾彻,点点都成血”,最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母亲而流下的泪水,不仅浸透了衣袖,甚至让每一滴泪都仿佛化为了鲜血。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对母亲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痛与怀念。

收录诗词(12)

林瑛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分飞.送杜若妹于归入京

绿柳垂条千万缕。又见落梅如雨。送尔于归去。

一般泪点何愁绪。不恨当前留不住。

但恼重逢无据。此后相思处。燕云万里迢迢路。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西江月.秋夜

小院烟笼衰柳,长空月挂高桐。

捲帘时听草间虫,似把秋情细讽。

绣户凉生簟冷,画楼人静灯红。

无端断续短砧风,敲破归乡残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虞美人.雪毬花

树梢粉白天姿艳。辗转呈娇面。东风力薄未能周。

想是六花偷聚、在枝头。折来生意犹堪养。

斜插瓶儿上。垂头夜傍绣罗帏。

恰似美人愁绝、背灯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踏莎行.月夜寄夫子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窗前一片梅花月。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疏帘漠漠铺烟色。

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