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嗟含恨向衡阳,方寸花笺寄沈郎。
不似红儿些子貌,当时争得少年狂。
此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比红儿诗》之八十七,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怀念。首句“共嗟含恨向衡阳”中,“共嗟”指共同叹息,“含恨”表明心中有不满和遗憾,“向衡阳”则是将这些情感寄托于远方的衡阳之地,显示了诗人对往事或某个人物的深切怀念。
“方寸花笺寄沈郎”一句,通过“方寸花笺”,即小巧精致的花纹信纸来形象地表达情感的细腻与脆弱,而“寄沈郎”则暗示诗人心中所思之人是沈郎,这里可能包含了对过去情感的留恋或遗憾。
第三句“不似红儿些子貌”,以“红儿”作为比喻,常指美丽的女子或青春时期的容颜,“当时争得少年狂”则表达了一种青春岁月中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甚至有些轻狂的态度。这里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与红儿不同的境遇和心态,或许是在感慨时光易逝,美好时刻难以长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怀旧的情绪,勾勒出一幅充满情感色彩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与暗示,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挽留时光的心境。此诗语言优美、意蕴深长,是一首颇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不详
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口上朱。
宿雨初晴春日长,入帘花气静难忘。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舞袖香。
初月纤纤映碧池,池波不动独看时。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罢舞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