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于鉴之的《杂感十首(其五)》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宁静的画面。首句“抱影空庐日月荒”写出了诗人独处空寂的居所,只有自己的身影陪伴,时光流逝,日月交替,显得荒凉。接下来的“莓苔无事岁青黄”则以莓苔的生长暗示岁月静好,尽管无人问津,但自然的规律依然有序。
“精心自比和香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我修养,将自己比作香气淡雅的植物,遵循着自然的节奏,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然而,“雅好谁同服食方”又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感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种高雅的兴趣。
“拓落讵能辞尚白,纵横那复著聊苍”进一步展现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放弃对纯洁和真理的追求,纵使人生无常,也无需过多忧虑。
最后两句“倦怀秋气寻常有,春叶还惊半石床”以季节更替为喻,表达人生的常态——即便心中疲倦,秋天的寒意时常袭来,但春天的新绿仍能带来惊喜,提醒诗人保持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