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怀古

水绿三湘下九疑,海隅风动帝巡时。

五弦惟托南薰奏,二女何孤北渚思。

轩后衣冠同委蜕,楚臣椒桂独陈词。

谁将百粤文身众,会向箫韶学凤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苍梧怀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苍梧古地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首句“水绿三湘下九疑”,以“水绿”二字开篇,生动描绘了湘江流域的自然美景,三湘之地的碧波荡漾,引人入胜。接着“下九疑”则指向苍梧山,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情境中。此处“海隅风动帝巡时”,不仅描绘了苍梧山在古代帝王巡游时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五弦惟托南薰奏,二女何孤北渚思。”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南薰琴曲和湘夫人思念湘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深切同情与怀念。南薰之音,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而二女的孤独思念,则反映了人性中永恒的情感追求与失落。

“轩后衣冠同委蜕,楚臣椒桂独陈词。”这里运用了黄帝(轩后)与屈原(楚臣)的典故,前者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文明的传承,后者则是对忠贞不渝精神的颂扬。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思考。

最后,“谁将百粤文身众,会向箫韶学凤仪。”这一句将目光转向了岭南地区,通过描述百越民族的风俗与文化,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箫韶,古代传说中的乐曲,象征着和谐与美好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苍梧怀古》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厓门吊古(其一)

南渡何因断好音,两厓松柏昼阴阴。

鱼鳞屋里君臣会,羊角风前社稷心。

重译海遥天上下,九州金散鼎浮沈。

中原仓卒移龙战,泪尽玄黄根至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厓门吊古(其二)

舟中劝学非迂阔,纵有孙吴可奈何。

实异处堂安燕雀,虚言梁海有鼋鼍。

枢衡并拥慈元殿,柴市遥闻正气歌。

千古兴亡问穷海,几时还见不扬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曹溪礼大鉴禅师塔

宝林天外指黄梅,花发菩提五叶开。

祖法云何便南去,新州元自具西来。

山间逐猎人终散,钵里降龙蜕已灰。

闻道此心无所住,愿随溪水日潆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楼

万山深入且登楼,萧散看春不断愁。

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

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

今日风光仍汉腊,白云多处任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