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四)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进一步,十方刹土现全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站在竿顶的人
即使进入并非完全真实

注释

百尺竿头:比喻极高成就或境地。
坐底人:指在竿顶上的人。
得入:进入这个境地。
未为真:还不算真正的成功。
进一步:再向前迈一步。
十方刹土:佛教中指四方上下和过去未来,象征所有空间和时间。
现全身:展现出全部的能力或法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普济所作的偈颂,以形象生动的方式阐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和追求。"百尺竿头坐底人"描绘了一个站在极高位置的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但诗人强调"虽然得入未为真",意思是仅仅停留在这个高度还不够,修行的道路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百尺竿头进一步"鼓励修行者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十方刹土现全身"则意味着修行者的智慧和觉悟能够遍及四方,无所不在,实现了身心的圆满和广大。

整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竿比喻,传达出禅宗关于持续精进和全面悟性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156)

释普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七)

觉皇垂迹左金轮,宝殿巍巍表至尊。

宸翰亲从天上降,烂然金碧耀乾坤。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六)

雪压双林树,风号万籁寒。

瞿昙曾入灭,衲子眼难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迷悟相返

霏霏梅雨洒危层,五月山房冷似冰。

莫谓乾坤乖大信,未明心地是炎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三)

山家冬境致,何处不光辉。

大地冰棱合,漫天雨雪飞。

形式: 偈颂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