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六)

雪压双林树,风号万籁寒。

瞿昙曾入灭,衲子眼难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翻译

雪花重压着两旁的树林,寒风吹过,万物发出瑟瑟声响。
瞿昙昔日已证得涅槃,但出家人的修行境界难以瞒过有心人。

注释

雪:雪花。
压:重压。
双林树:两旁的树林。
风:寒风。
号:吹过。
万籁:万物。
寒:寒冷。
瞿昙:佛教人物,如佛陀的名字。
曾:曾经。
入灭:进入涅槃,即佛教中的解脱状态。
衲子:出家人,僧侣。
眼:眼光。
难瞒:难以隐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通过"雪压双林树",我们可以感受到厚重的积雪压在两旁的树林上,展现了冬季的寂静和严寒。"风号万籁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冷冽的北风呼啸,使得万物都笼罩在寒冷之中,静谧中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诗人以佛教典故作比,"瞿昙曾入灭"中的瞿昙指的是释迦牟尼佛,这里暗指佛法虽深奥,但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衲子眼难瞒"中的衲子是指僧人,他们修行的眼力或许能洞察世事,但面对自然界的严冬,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寒意,暗示了即使修行者也无法完全超脱世俗的苦难。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世间无常与人生苦涩的体悟,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收录诗词(156)

释普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迷悟相返

霏霏梅雨洒危层,五月山房冷似冰。

莫谓乾坤乖大信,未明心地是炎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三)

山家冬境致,何处不光辉。

大地冰棱合,漫天雨雪飞。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二)

煅玉已经三日火,探珠曾下九重渊。

毁珠擿玉无人识,十字街头飏碌砖。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一)

锦城歌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是几回闻。

形式: 偈颂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