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三)大乘正宗分第三

四生空鸟迹,六道无见觅。

十二假因缘,了幻元无识。

形式: 偈颂

翻译

万物如空中的鸟迹般虚无
六道轮回中无法寻觅到实存

注释

四生:指世间万物的四种生命形态: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空鸟迹:比喻事物的短暂和虚无。
六道:佛教中的六种生存状态,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无见觅:无法找到或证实的存在。
十二假因缘:佛教中的十二个因果关系,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条件组合而成的幻象。
了幻:看破虚幻。
元无识:根本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意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三部分,大乘正宗分。诗中以佛教的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为背景,阐述了佛法中的核心理念——空性和缘起性空。"四生空鸟迹"象征世间生命的短暂与虚幻,如同鸟儿留下的足迹,转瞬即逝;"六道无见觅"则强调在生死轮回中,众生难以寻觅永恒不变的实体。"十二假因缘"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二因缘说,揭示了一切现象皆由条件相互依赖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了幻元无识"点明了这些现象都是梦幻泡影,没有真实的自我或永恒的认识。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关于空性和缘起的深刻教义。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大乘正宗分第三

欲说宗乘正,不落凡兼圣。

有无俱不到,截断邪师柄。

形式: 偈颂 押[敬]韵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八)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片月下伊川,岂是别人源。

若还识得水,性海量无边。

形式: 偈颂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五)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缘岸严陵钓,半夜守天晓。

及至日头红,未免随他照。

形式: 偈颂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法法知无我,坐却圣凡个。

德山拄杖亲,要打刘铁磨。

形式: 偈颂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