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司训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

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

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送郑司训》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匆忙。早晨散朝后,友人缓缓离开皇宫,随行的马队急切地准备启程,似乎在催促着离别的步伐。这里通过“玉墀”、“去骑”、“趣歌骊”等意象,既展现了宫廷的庄严氛围,又暗示了离别时的紧迫感。

颔联“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两人在暮色中分别,共同珍惜这最后相聚的时光,仿佛杨花飘落象征着短暂而珍贵的相聚。而“归去新尝荔子时”则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品尝荔枝的时刻,既是离别的前奏,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转而表达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思念。友人即将远赴海上的学府,继续学业,而身处天涯的游子,心中却满是乡愁。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对远方友人未来的牵挂与祝福。

尾联“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与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老友询问起自己,希望他们能传达出诗人此刻的心境——岁月如梭,白发已生,但心中的友情依旧如初。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自己人生状态的感慨,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王亦泉自都下还岭南以诗见寄

万里孤骞逐雁还,五云回首思长悬。

新诗不作怀湘赋,往事犹伤去国年。

谁使骅骝甘伏枥,肯从燕雀说冲天。

清朝材馆无遗录,海上蓬踪好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修吾同年太封君荣寿

南极宵县紫极旁,南山春引彩云长。

宫袍新赐三花烂,舞服遥怜五色光。

鸿宝枕中多秘授,凤毛天上日高翔。

欲从宿海穷余润,挹取灵源入寿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熊封君

仙翁何事醉颜酡,醅发彭湖酒作波。

九十年华看荏苒,八千椿老自婆娑。

兰台日近云霄迥,药圃秋深雨露多。

莫向天涯咏将父,要看舞服即鸣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高春台判靖州兼寄李浡泉太守

上佐温纶下紫宸,渠阳欢睹倅车新。

雄飞初试双凫远,别驾平分五马春。

楚峒风烟开瘴疠,沅江兰芷撷芳辛。

郡侯况复逢元礼,即看龙门接要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