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退寻芳已是迟,莫因他事更来稀。
未经旬日唯忧落,算有开时不合归。
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
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作品,名为《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诗中的意境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情绪波动。
首句“公退寻芳已是迟”表达了春天已经过去,而诗人去赏花却有些晚了,带有一丝懊悔。紧接着,“莫因他事更来稀”,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而让美好的时光变得更加稀少。
“未经旬日唯忧落”一句中,“旬”指的是十天,这里说的是还没过上十天就担心花瓣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焦虑。“算有开时不合归”,则是在计算时间,不希望美好的时光结束。
“歌槛宴馀风袅袅”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悠闲氛围,"闲园吟散雨霏霏" 则是诗人在寂静的园中吟咏诗词,伴随着细雨。这些画面都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情境。
最后两句“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则是在描述一个更加孤独和封闭的场景。"高楼鼓绝"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而"重门闭"则加深了这种隔绝感。"长为抛回恨"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哀愁,而“解衣”则可能是在暗示酒醉后的放松或是对现实的无奈投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事的惜别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
不详
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
旧碑经乱沈荒涧,灵篆因耕出故基。
蛙黾自喧浇药井,牛羊闲过放生池。
萧条夕景空坛畔,朽桧枝斜绿蔓垂。
一寻遗迹到仙乡,云鹤沈沈思渺茫。
丹井岁深生草木,芝田春废卧牛羊。
雨淋残画摧荒壁,鼠引饥蛇落坏梁。
薄暮欲归仍伫立,菖蒲风起水泱泱。
常钦赵夫子,远作五侯宾。
见面到今日,操心如古人。
醉同华席少,吟访野僧频。
寂寂长河畔,荒斋与庙邻。
鹤立瘦棱棱,髭长白似银。
衣冠皆古制,气貌异常人。
听雪添诗思,看山滞酒巡。
西峰重归路,唯许野僧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