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其三)

骐骥不捕鼠,威凤岂司晨。

英雄受寒饿,庸庸争笑人。

千金坐可致,不识一丁字。

著作如山期千秋,不覆酱瓿即投厕。

粟不可雨鬼自泣,负盘鼓腹脉望瘠。

清才浊福不相淆,君不闻与之角者去其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短歌行(其三)》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境遇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首句“骐骥不捕鼠,威凤岂司晨”以骏马和凤凰比喻杰出人才,指出他们不拘小节,不屑于从事琐碎之事,如捕鼠或司晨。接着,“英雄受寒饿,庸庸争笑人”则描绘了英雄人物在社会中的处境,他们可能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贫困,而平庸之人却嘲笑他们。这种对比强调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公平对待。

“千金坐可致,不识一丁字”进一步指出,尽管财富唾手可得,但知识的缺乏却成为阻碍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程度。

“著作如山期千秋,不覆酱瓿即投厕”则将著作比作高山,象征着长期的积累和深远的影响,但若不被妥善保存和传承,最终可能只是被遗忘在角落。这里暗含了对文化传承和价值认同的思考。

“粟不可雨鬼自泣,负盘鼓腹脉望瘠”通过粮食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土地的渴望与不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依赖与渴望。

最后,“清才浊福不相淆,君不闻与之角者去其翼”总结了主题,强调了才能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关系,指出即使有才华的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施展,如同翅膀被剪断的鸟儿。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展现了对社会不公、人才价值被忽视以及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批判。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其四)

机上回文织更乱,对镜理发梳已断。

心绪千万端,相较不可半。

与君初见日,百计来诱之。

朝贻同心佩,暮结连理枝。

百年尚苦短,三生爱宠无尽时。

名花习见不如草,君心已变妾未晓。

尚持旧爱逢君嗔,拂袖另觅如花人。

故人岂比新人恶,毕竟故人命太薄。

不怨鸩鸟误,不恨野鹜欺。

只怪当时妾无主,刚肠轻被柔情移。

妾自为君守晚节,但愿新人莫如妾。

红颜不作白头吟,留与千秋有情惜。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五)

白雀置酒迷天翁,下方小儿偷六龙。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六)

少小慕神仙,熟诵太清篇。

十洲采芝草,日夜守炉烟。

火候已周丹不就,坐看鸡犬升青天。

顽骨难换志愿坚,天眼下视生爱怜。

遣鹤下云端,衔置药数丸,吞之清气湔肺肝。

一丸为君寿,一丸加母餐。

馀者搥碎散河海,冻馁枯废皆平安。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七)

生不作鲁先生,千金不受受盛名。

亦不学张子房,安汉汉危,报韩韩亡。

大儿郭汾阳,小儿李邺侯。

旋乾转坤在反掌,神仙富贵重回头。

衮钺一枝笔,龙蠖双银钩。

持此无事不可就,丈夫未老何必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