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其七)

生不作鲁先生,千金不受受盛名。

亦不学张子房,安汉汉危,报韩韩亡。

大儿郭汾阳,小儿李邺侯。

旋乾转坤在反掌,神仙富贵重回头。

衮钺一枝笔,龙蠖双银钩。

持此无事不可就,丈夫未老何必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短歌行(其七)》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权力、地位的超脱态度。

首先,诗人以“生不作鲁先生,千金不受受盛名”开篇,表达了对鲁仲连这种不慕名利、坚守节操的高尚人格的向往。接着,“亦不学张子房,安汉汉危,报韩韩亡”,则以张良为例,强调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正义的追求,但又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

“大儿郭汾阳,小儿李邺侯”两句,将郭子仪和李泌两位历史人物作为理想人格的代表,前者以平定安史之乱著称,后者则以智谋著称,两人均能扭转乾坤,但诗人并未直接赞扬他们的功绩,而是通过“旋乾转坤在反掌,神仙富贵重回头”来表达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衮钺一枝笔,龙蠖双银钩”描绘了权力与智慧的象征,但诗人并未将其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而是强调了“持此无事不可就”的态度,即无论何种手段,只要能达成目标,皆可接受,体现了对手段与目的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丈夫未老何必愁”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权力与智慧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其八)

北方有事南方惊,大府失职请募兵。

穿窬踊跃乞丐笑,慷慨争赋从军行。

百日筑一堡,千日成一营。

鼛鼓不须促,此间殊太平。

白昼攫金索醉饱,道逢红袖争调情。

小民不知虏骑侵犯作何状,但见满地貔虎形狰狞。

告之天子天子不得闻,将军奇计邀恩纶。

告之将军,将军逍遥河上不见人。

脧削千军肥一身,即使见之不敢嗔。

似言此辈为尔护田里,琐琐淫黥安足论。

养狸守鸭饲以鸭,引虎驱狼虎出柙。

反因外寇召内忧,只有军威无国法。

屠沽封侯亦有人,执此求材材已狭。

何况不谙步伐谙焚劫,扰民则勇闻敌怯。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九)

贵极则富富极贵,贫贱天生又一类。

君民皆瘦百官肥,举国若狂天亦醉。

宰相一手握盘珠,公用为乘私为除。

乘除不须计,一官可得十倍利。

铜山高无巅,平地登青天。

厮养作监司,纨裤举孝廉,文章经济不值一文钱。

职官志耶,陶朱书耶,抑齐人之徒耶。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十)

东南财赋区,寸土皆膏腴。

手胼足胝不敢止,全家衣食都在此。

朱符下,农夫怕。天子薄敛,官吏长价。

吏如蝻,官如蝗。绅士如鼠雀,一一充其肠。

八口固不饱,几粒归太仓。

江海通灌输,雨赐亦时若。

尊者年丰卑者恶,有田不及无田乐。

豳风诗,不复作。

形式: 古风

短歌行(其十二)

吾不知心外何苦多此身,生老病死殊逼人。

人不识身内何物为之心,情寇意伐不可禁。

无身无所受,无心无所觉。

形形色色愁不愁,杳杳冥冥乐复乐。

此身接古今,此心补天地。

成之固大难,去之亦不易。

万物各具气,三教都有理。

理与气相磨,身心随之敝。

碎镜难求形,薪尽岂生火。

阎浮之外皆有人,盘古以前本无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