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野外的景色映入眼前的小轩,悠然自得地弹琴饮酒。
僧人画家在寺庙的墙壁上作画,模仿江村种芦苇。
自己在花前酿酒,不知是谁在雪中敲门。
我不怕路途遥远去朝拜,只因心向近处的慈恩寺。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
入:映入。
前轩:眼前的小轩。
翛然:悠闲的样子。
琴:琴。
尊:酒杯。
画僧:僧人画家。
依:依靠,贴近。
寺壁:寺庙的墙壁。
栽苇:种植芦苇。
江村:江边的村庄。
自酝:自己酿造。
花前:花丛之前。
谁:不知道是谁。
敲:敲击。
雪里门:雪中的门。
不辞:不怕。
朝谒:朝拜。
远:遥远。
唯要:只希望。
慈恩:慈恩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尘嚣,归于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琴声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则是对一种简单生活的描绘。画僧可能是在寺庙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而“栽苇学江村”则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学习。

接下来的"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展示了诗人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不需要他人的打扰,即使是在严寒的冬日,也无需开门迎客,这种宁静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尽管他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但他仍旧珍视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这种情感是他无法割舍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简单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题兴善寺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兴善寺寂上人院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

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

自说匡庐侧,杉阴半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庄严寺休公院

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

病客殊无著,吾师甚见容。

疏钟和细溜,高塔等遥峰。

未省求名侣,频于此地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汝州从事厅

诗人公署如山舍,秪向阶前便采薇。

惊燕拂帘闲睡觉,落花沾砚会餐归。

壁看旧记官多达,榜挂明文吏莫违。

自说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鹭鹚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