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藏寺

砌草庭花古寺幽,淡云疏雨送高秋。

松楸南国几回首,瀛海西风一倚楼。

大众机锋真觉钝,满江波浪独能游。

借君碗内清香茗,浇我胸中磊块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古寺静谧,草木萧瑟的画面。诗人通过“砌草庭花古寺幽”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古寺在淡云疏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与深远。接下来,“淡云疏雨送高秋”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氛围,秋意渐浓,云淡风轻,雨丝细密,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远的意境。

“松楸南国几回首,瀛海西风一倚楼”两句,诗人以“松楸”象征故乡,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南国”代表南方故乡,“几回首”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切与频繁。而“瀛海西风一倚楼”,则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楼头,面对西来的海风,心中涌起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大众机锋真觉钝,满江波浪独能游”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纷扰与个人的超脱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在世俗的机巧面前,诗人感到“钝”,而在自然的波澜中,却能自由地遨游,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借君碗内清香茗,浇我胸中磊块愁”两句,以茶解愁,表达了诗人通过品茗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2)

徐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三过堂

修竹俯长川,幽境带平野。

萧萧水竹村,忽都此兰若。

秋香垣堑深,采芝不盈把。

丛深众鸟喧,日永更幽雅。

尸居闯群动,天地自陶冶。

地水与火风,四大形本假。

人生非金石,谁是不朽者。

古人已云渺,事业空土苴。

百年三过堂,来看壁上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赠秀州道士沈嵩高

道人掌上一瓢水,太守城中千顷禾。

好雨四郊流帝泽,清风随处听吴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登三过堂和徐太守韵

古寺近郭住,不俗亦不野。

夹门皆长松,秋色垂兰若。

此宜静者得,乃入吾弄把。

一时猎娱戏,获睹东坡雅。

此翁云霞人,岂受天地冶。

意真不在诗,非诗意何假。

自翁三过来,岂复无过者。

课诵千百遍,埽迹便土苴。

幸在堂门中,更见徐公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贞母阡

浩浩巴陵江,虹光贯明月。

峨峨清风岭,壁色立积铁。

石或有时泐,水或有时竭。

卓彼韩王二节妇,齧指题诗迹不灭。

纵使字迹有时灭,汗青不磨此贞节。

猗哉禹氏生婵娟,节与铁石应同坚。

良人与子各离散,母抱幼子身俱坚。

哀哀危苦词,吁天天何言。

妾生何不辰,薄命凋芳年。

妾臂可即断,妾衣不可牵。

乌合羝跪彼何人,我独大义报所天。

指血仓卒不得书,泪血直欲流成渊。

明珠白璧委鱼腹,至今生气犹凛然。

呜呼丈夫秉节有如此,身后千年长不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