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道中

雨后泥深马费鞭,看来遵陆岂如船。

人行滩过无多水,雁带云飞不尽天。

束担侵晨离故县,算程明日至临川。

长安钟鼓何时听,东望犹争路一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雨后道路泥泞马难行,看来陆路怎比得上乘船。
人在沙滩上行走,水并不深,大雁带着云朵飞翔,天空无边无际。
清晨捆好行李离开故乡,计划明日到达临川。
遥想长安的钟声鼓响何时能再听见,向东望去,路程还有一千多里。

注释

雨后:雨后的。
泥深:道路泥泞。
马费鞭:马匹难以驾驭。
遵陆:陆路。
岂如船:怎能比得上船只。
人行滩过:人在沙滩上走。
无多水:水不深。
雁带云飞:大雁带着云朵飞翔。
不尽天:无尽的天空。
束担:捆好行李。
侵晨:清晨。
离故县:离开故乡。
算程:计划路程。
明日至:明日到达。
临川:地名,今江西抚州。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钟鼓:钟声和鼓声。
何时听:何时能再听到。
东望:向东看。
犹争路:还在争抢路程。
一千:一千多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丰城道中》,描绘了雨后道路泥泞,行走困难的情景。首句"雨后泥深马费鞭"形象地写出雨后道路湿滑,连马都需要用力挥鞭才能前行,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的"看来遵陆岂如船"进一步强调了陆路的不便,不如乘船来得轻松。

中间两联"人行滩过无多水,雁带云飞不尽天"通过对比,写行人艰难跋涉于浅滩,而大雁翱翔在广阔天空,形成鲜明的视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羡慕和自己行程的无奈。"束担侵晨离故县,算程明日至临川"则叙述了诗人清晨出发,预计明日才能到达临川的行程计划。

尾联"长安钟鼓何时听,东望犹争路一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长安的思念,以及对结束这漫长旅程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和对家乡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辛劳与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化成岩二首(其二)

一线沿崖路,衰残步屧迟。

攀萝冲雾上,倚槛俯空危。

石佛像须久,山僧言不知。

看来众亭子,最是妙高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化成岩二首(其一)

命友化成岩,同寻顷刻闲。

半途瞻佛塔,数里入禅关。

松动影移日,江清波漾山。

卫公读书处,有鹭宿其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午炊徐坊岭

途长力困时时歇,日影将中仆马饥。

籴米荒年增价售,汲泉远井得炊迟。

竹稠乱笋穿开路,藤茂多花盖尽篱。

饭了店翁相送出,丁宁前面小桥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午炊浰阳一馆甚雅

谁料三家市,能令两眼明。

花喧丛蝶恋,檐午乱鸡鸣。

忙里青春去,愁边白发生。

摇鞭问归路,更乞一旬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