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后杂言六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有产不能问,粗足供朝暮”,描述了人们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生活的真正需求,只是满足于基本的温饱。接着,“有子不能教,亦足知门户”则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有了孩子,却未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的家庭难以传承良好的家风。
“屈指无累人,眼底殊有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认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不多,需要珍惜眼前人和事。接下来,“不畏去时景,不觅来时路”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既不畏惧过去时光的流逝,也不去寻找未来的道路,体现了对现实的接受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态度。
最后,“役役笔研间,终为阿堵误”则讽刺了文人墨客在文字世界中的忙碌,最终却可能被物质(阿堵,指钱)所束缚,失去了真正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而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