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细方淋露,云疏欲护霜。
老情常落莫,秋物半青黄。
榆塞弓窥月,天田马犯疆。
防城江上急,时节近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联“雨细方淋露,云疏欲护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秋的雨露与稀疏的云层,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霜冻做着准备。接着,“老情常落莫,秋物半青黄”则通过“老情”二字,表达了诗人面对季节更迭时的孤独与感慨,而“秋物半青黄”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色彩变化。
颔联“榆塞弓窥月,天田马犯疆”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氛围,箭矢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战马在广阔的田野上驰骋,似乎预示着紧张的边防局势。最后,“防城江上急,时节近重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江上的防备工作紧迫,时间已接近重阳节,增添了节日将至的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一个特定时刻的思绪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边塞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关注。
不详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老去何曾健,秋来白发新。
万方多难日,四海独愁人。
论愧倾三耳,年今已六身。
太平犹眼见,知复几青春。
病骨骎骎老,清愁日日深。
寒添青士节,霜与木奴金。
迹共云无定,愁随月满林。
幽虫泣床下,可是不知心。
多事冯公子,含情不奈秋。
东池寄飘泊,画舫信夷犹。
烽尚连三月,诗应拟四愁。
且须倾酒碗,未可唤归舟。
秋来烹鲤得明珠,颇胜当年获异书。
里社相从真是伴,江湖作计未全疏。
愁须强把樽中蚁,老亦宁思组上鱼。
回望花姑溪北墅,可能无路到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