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昨晚我宿于云雾缭绕的山间,拂晓时从西峰返回。
林中的僧人未曾得见,只有细雨落在水潭边。
众多山峰一片青翠,唯有秦岭云遮未展。
石鼓山间偶有回响,秦王昔日英姿何在。
东南方向云雾散开,猕猴台突显峻峭姿态。
悬崖口瀑布如悬挂,半空之中白茫茫一片。
岩壁四季飞溅雨珠,邻近村庄整天似雷鸣。
向北遥望长安古道,早晚尘土飞扬不息。
若去探访张仲蔚,只见柴门被野草覆盖。

注释

昨夜:昨天晚上。
云际:云雾之间。
旦:清晨。
西峰:指西面的山峰。
林中僧:住在山林中的僧侣。
微雨:细雨。
潭上:水潭的上方。
诸峰:众多的山峰。
青翠:颜色青绿而鲜亮。
秦岭:中国中部的山脉。
不开:这里指被云雾遮挡,看不见。
石鼓:可能指特定的山名或岩石,有回音之意。
秦王:古代秦国的君主,这里泛指历史上的帝王。
东南云开处:东南方向云雾散开的地方。
突兀:高耸的样子。
猕猴台:可能是一个地名,形容其险峻如同猕猴所居之处。
崖口:悬崖的边缘。
悬瀑流:悬挂着的瀑布水流。
半空:空中。
皑皑:形容雪或白色物丰富堆积的样子,这里指瀑布水花四溅如同白雪。
喷壁:水从岩壁喷出。
四时雨:一年四季都像下雨一样。
傍村:靠近村庄。
北瞻:向北眺望。
长安道:通往古都长安的道路。
日夕:早晚。
尘埃:尘土。
若访:如果去拜访。
张仲蔚: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代指隐居的高人。
衡门:简陋的门,代指贫寒之家。
蒿莱:杂草,这里形容门庭荒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终南山区游历的景象和心境。诗中“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两句,写出了诗人昨晚在云端停留,第二天早晨从西边的高峰返回来,给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感觉。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林中的宁静和神秘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细腻变化的观察,微雨如同天然的洗礼,为山野增添了一份清新。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众多青翠欲滴的山峰时,内心的赞叹与惊奇,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秦岭未能一览无余的遗憾和期待。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这两句通过石鼓偶尔发出声响,联想到了古代秦王的传说,彷彿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壮丽山势和飞泻的水流的赞美。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两句通过对雨声和雷鸣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细致观察。

最后,“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则是诗人对于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相见的期待,通过长安道路上日落时分的尘土,以及寻访友人张仲蔚却只见到满是荆棘的小道,表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传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形式: 古风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形式: 古风

郊行寄杜位

崷崒空城烟,凄清寒山景。

秋风引归梦,昨夜到汝颍。

近寺闻钟声,映陂见树影。

所思何由见,东北徒引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