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僧舍

千山万水一枝筇,身在烟霞第几重。

最好雁边秋色净,倚天空翠出芙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千山万水一枝筇”开篇,巧妙地运用数字“千”与“万”来强调山川之广袤,而“一枝筇”则为这宏大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份淡泊与超然,筇杖是行者所携,象征着诗人的行旅与探索精神。

“身在烟霞第几重”一句,将诗人置于烟雾缭绕、云霞变幻的仙境之中,暗示了他内心的超脱与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这里的“烟霞”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的心境,即在尘世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接着,“最好雁边秋色净,倚空翠出芙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意境。大雁南飞,秋色澄净,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轮回。而“倚空翠出芙蓉”则描绘了一朵芙蓉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从天际中生长而出,既美丽又神秘,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秋日和韵

溪上危峰乱插空,雨晴苍翠尚濛濛。

不堪昨夜西风急,吹落半庭霜叶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御史端公游箫台韵

烟锁千峰紫翠层,隔溪幽鸟语相应。

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寄友

不道愁中生白发,也知客里对黄花。

凄凉正是陶元亮,有酒无钱何处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名动竹林惟阮籍,气吞湖海有元龙。

相逢一醉思茗饮,细故不留云梦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