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坟遇风

忽极暄融候莫穷,不为膏泽却为风。

气蒸人腹成中热,尘入花心作病虫。

欲望好峰迷远目,正浓韶景失晴空。

飘然终日俄收怒,归送旌旗撼晚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祖先坟墓时遭遇风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以及它对人们情绪和活动的影响。

首联“忽极暄融候莫穷,不为膏泽却为风”描绘了天气由温暖变为风雨交加的过程,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这里,“候莫穷”表达了时间的无尽与变化的无穷,而“不为膏泽却为风”则强调了原本应带来滋润的春雨,却意外地以狂风的形式降临,给人们的计划带来了变数。

颔联“气蒸人腹成中热,尘入花心作病虫”进一步描述了风雨对人的身体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蒸腾的湿气让人感到不适,尘土侵入花朵,不仅影响了花朵的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生态的破坏。这两句通过人体感受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恶劣天气的负面影响。

颈联“欲望好峰迷远目,正浓韶景失晴空”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在风雨中,美丽的山峰变得模糊不清,绚烂的春光被乌云遮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消失的惋惜之情。

尾联“飘然终日俄收怒,归送旌旗撼晚红”描绘了风雨最终平息的场景。经过一天的狂风暴雨后,天空逐渐恢复平静,晚霞映照在旌旗上,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美。这一转变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生活中的起伏与最终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遭遇风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北第同赏牡丹

正是花王谷雨天,此携尊酒一凭轩。

阳台几日徒惊梦,息国经年又不言。

但得留连词客醉,算难回避蜜蜂喧。

自从标锦输先手,羞见妖红作状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观王推官园牡丹

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

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

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

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从来三月赏芳妍,开晚今逢首夏天。

料得东君私此老,且留西子久当筵。

柳丝偷学伤春绪,榆荚争飞买笑钱。

我是至和亲植者,雨中相见似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柳絮

杨柳生花不恋枝,纷纷终日亦何依。

聚来庭下为毬辊,散向空中作雪飞。

閒共落英浮远水,静和幽蝶舞斜晖。

见君方惜春难住,忍纵轻狂搅扰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