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茔以二月二日过碧泉与客煮茗泉上徘徊久之

下马步深径,洗盏酌寒泉。

念不践此境,于今复三年。

人事苦多变,泉色故依然。

缅怀德人游,物物生春妍。

当时疏辟功,妙意太古前。

屐齿不可寻,题榜尚觉鲜。

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

于役有王事,未暇谋息肩。

聊同二三子,煮茗苍崖边。

预作他年约,扶犁山下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下了马,踏上深深的山路,清洗酒杯,汲取冰冷的泉水。
想起已经三年没有踏足此地,心中思绪万千。
人间世事变化无常,唯有泉水颜色依旧。
怀念品德高尚的人在此游玩,万物都显现出春天的生机。
那时开辟的道路,其巧妙之意超越了远古。
昔日的足迹已难以追寻,但题写的匾额仍显得新鲜。
书房寂静无声,草木茂盛繁密。
因公务在身,我无暇顾及休息。
暂且与朋友们,在青崖边煮茶共饮。
提前约定未来,要在山下的田间扶犁耕作。

注释

深径:幽深的小路。
寒泉:冰冷的泉水。
践:踏足。
缅怀:怀念。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物物:万物。
太古前:远古时期。
屐齿:木屐留下的痕迹。
题榜:题写的匾额。
寂寂:寂静。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于役:公务在身。
谋息肩:找机会休息。
二三子:两三位朋友。
苍崖:青色的悬崖。
扶犁:扶着犁耕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踏雪深入小径,洗净酒器以品尝寒冷的泉水。诗人怀念三年前未能践足于此境地的情景。诗中表现出人事变迁,而自然景物如泉水依旧不变。缅怀古德之人游历于此,万物生长,春意盎然。诗人提及当时的功绩与远古的智慧,但那些痕迹已经难以寻觅,只有题刻在榜上还略带新鲜感。

书房内静谧无声,草木丛生,诗人因公务缠身,无暇休息。诗中也提到与几位朋友相聚于苍崖边煮茶的场景,并预约他年再度相会,共同扶犁耕作山下的田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愿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瑰奇。

悬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馀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攲枕听晨鸡。

形式: 古风

谒陶唐帝庙词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樛,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形式: 古风

雪中登楼分韵得未字

南州冬多温,一雪已可贵。

今年腊三白,故足苏品汇。

朝来并危栏,举酒聊自慰。

翩翩著客衣,漠漠乱云气。

圭璧满天地,造物初不费。

更邀二三友,晤赏见风味。

烛至仆尚更,酒苦饮亦既。

仍遣探梅花,已折南枝未。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喜雨呈安国(其三)

向来恻怛哀矜意,便觉雨满乾坤间。

城东大士宁关汝,民倚邦侯如泰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