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桂林南望远,山路与云连。
浅水清涵石,攒峰乱刺天。
干戈仍岁月,瘴疠接风烟。
蛮寇何能定,边氓亦可怜。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桂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丽与边地的艰苦生活,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桂林南望远,山路与云连。”开篇即以远眺桂林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山路蜿蜒曲折,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连,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氛围。
颔联“浅水清涵石,攒峰乱刺天。”进一步描绘了桂林独特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溪流中,石头清晰可见,与周围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山峰密集,高低错落,直插云霄,展现出桂林山水的雄奇与秀美。
颈联“干戈仍岁月,瘴疠接风烟。”转而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尽管岁月更迭,战乱依旧不断,疾病与灾难如影随形,与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尾联“蛮寇何能定,边氓亦可怜。”表达了对边疆地区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边民苦难生活的同情。蛮族侵扰,何时才能平息?边疆百姓的生活如此困苦,令人怜悯。
整首诗通过描绘桂林的自然景观与边地的民生疾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过岭冬犹热,缘山夜未宁。
树残兵后赭,草发烧馀青。
西寇迷仙雾,南人候使星。
民居日稀少,惟见短长亭。
冬入安南国,云迎使者轺。
郡闻秦日置,柱想汉时标。
江路篁犹箨,山田稻始苗。
皇恩函远迩,行役不辞遥。
世祖初开业,安南早贡琛。
国蟠蜗角小,地接犬牙深。
使节犹频入,蛮兵莫见侵。
数州须拯恤,万感寄登临。
使节明金虎,腰弓偃画蛇。
蛮夷趋号令,原隰见光华。
边树犹含绿,江梅久放花。
忆君依幕府,何日定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