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属于咏春之作。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开了对自然美景与生命之美的赞颂。首句“谁向深山识大仙”引发读者想象力,让人追问在深邃的山林里是否有隐世的大仙,其意境既神秘又诱人深思。紧接着,“劝人山上引春泉”则显现出诗人的愿望,似乎是在鼓励人们向往高处,去寻找那些象征生命活力与生机的清泉。
第三句“定知不及红儿貌”,这里的“红儿”通常指的是美丽的桃花或是其他春天里盛开的鲜花。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那些无法用言语完全捕捉到的美好感到无比的敬畏。
最后一句“枉却工夫溉玉田”,则表现了一种若干感慨。这里的“玉田”通常指的是美好的田地或是被水浇灌过的沃土。在诗人看来,尽管人类努力工作(溉,即用水浇灌),但如果不能真正领悟和欣赏生命中的美好,那么这些辛勤的劳作就像是白费了力气一样。
综上所述,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视。通过这四句话,罗虬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更传达出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要在忙碌与奔波中停下脚步,去感受和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份美丽。
不详
倾国倾城总绝伦,红儿花下认真身。
十年东北看燕赵,眼冷何曾见一人。
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京口喧喧百万人,竞传河鼓谢星津。
柰花似雪簪云髻,今日夭容是后身。
青史书时未是真,可能纤手却强秦。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