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固画梅

千树西湖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

祇今无限凄凉意,留得春风雪一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师道的《赵子固画梅》以梅花为题,描绘了画家赵子固笔下梅花的风姿与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梅花在春寒料峭中的独立与坚韧。

首句“千树西湖浸碧漪”,以西湖为背景,千树梅花映衬着碧绿的湖水,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这里的“西湖”不仅指具体的地理景观,也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自然之美。“碧漪”则暗示了湖水的清澈与生机,与梅花的洁白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次句“醉拈玉笛绕花吹”,描述了画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己沉浸在对梅花的欣赏与赞美之中。他仿佛手持玉笛,轻柔地围绕着梅花吹奏,既表现了画家的高雅情趣,也暗示了梅花所蕴含的高洁品格。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赋予了梅花以生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深陶醉。

后两句“祇今无限凄凉意,留得春风雪一枝”,转折之处,诗人的情感由赞美转为感慨。面对梅花,诗人感受到了无限的凄凉之意,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仍然捕捉到了春天的希望——“留得春风雪一枝”。这句话既是对眼前梅花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寒冬过后必将迎来春暖花开的信念的寄托。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应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体现,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启示。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宣城

昭亭山下宛溪头,杨柳芙蓉岸岸秋。

总是旧时迎送处,梦魂犹逐故人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宋显夫司业出乃兄诚夫尚书中秋五首并达兼善侍郎诗因次其韵(其一)

曲江联辔踏春云,二十年前逐后尘。

今日重来隔存没,相看祇有两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宋显夫司业出乃兄诚夫尚书中秋五首并达兼善侍郎诗因次其韵(其二)

翠华南下拂秋天,龙虎台高古塞边。

谁料江南白头客,连宵清语对床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宋显夫司业出乃兄诚夫尚书中秋五首并达兼善侍郎诗因次其韵(其三)

会稽太守出清朝,进逐扬镳过灞桥。

想见相思浙江夜,月明酒醒卧闻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