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六)

冬狐理丰毳,春蚕绪轻丝。

形骸翻为阻,心识还自欺。

龆龀歌鼓腹,平生少年时。

驱车追侠客,酌酒弄妖姬。

但念目前好,安知后世悲。

惕然一以愧,永与情爱辞。

愿识真妄本,染净自分离。

羞惭滞五盖,焉知同四依。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深思。首句“冬狐理丰毳,春蚕绪轻丝”以冬狐梳理丰满的毛发和春蚕吐出轻柔的丝线,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接着,“形骸翻为阻,心识还自欺”表达了个体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内心可能存在的矛盾和自我欺骗。

“龆龀歌鼓腹,平生少年时”回忆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与后文形成对比。“驱车追侠客,酌酒弄妖姬”则描绘了青年时期的放纵和追求刺激的生活方式。然而,“但念目前好,安知后世悲”提醒人们,眼前的快乐并不总能保证未来不会带来悲伤。

“惕然一以愧,永与情爱辞”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反省和对情感的告别,暗示了对道德和责任的觉醒。“愿识真妄本,染净自分离”希望人们能够认清真实与虚幻的本质,让心灵保持纯净。“羞惭滞五盖,焉知同四依”则强调了对欲望的克制和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探讨了人类情感、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七)

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恬智冥微妙,缥?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八)

善恶宿熏习,感报各殊方。

曾为鬼害怨,或作狼雠殃。

屠儿忆杀业,须蜜戏猕乡。

宿佑除患者,在处游天堂。

触类兴清遘,目击洞兼忘。

凡圣钦嘉会,贤愚庆流芳。

四生行善业,六趣感神光。

苦乐虽殊别,同知命短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九)

志诚抱冰雪,暮齿迫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代拘。

岁聿皆采获,冬晚惧严枯。

精诚求施戒,忍精定慧眸。

结侣同共远,胜地心相符。

商人不顾死,罗刹未能逾。

求宝竭大海,神怖捧明珠。

寄言求道者,立志菩提株。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

求宝失舟济,飘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诳人情。

假接度海难,虚发亲爱声。

自非马王负,危苦讵安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