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情境。首句“卷帘人睡起”表明春光已经洒满,室内的人醒来后,放飞归来的燕子,与之商讨春天的事宜。这不仅是对春季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期待与关注。
接着,“风光又能几”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美好景致稍纵即逝的感慨。紧随其后的“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则具体化了这种感慨,指出虽然春天的繁华已略有所减,但仍旧可以从卖花的声音中寻找到些许残留的美好。
“吟边眼底”一句,显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春光的珍惜和对景色的细腻描绘。随后,“被嫩绿、移红换紫”则是对自然界色彩变化的生动写照,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转不息的感悟。
“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这两句诗,则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通过东风和小桥流水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宁静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这种情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一种向往。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几句,继续展现了春天的景色,通过苔藓上残留的雨迹和竹间留下的云影来描绘出一种等待中的静谧与美好。
“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则将视角转移到西湖之上,描写了湖面上的兰舟停泊不动,以及湖上飘散的歌声,这些都是对春日里人们游乐活动的一种生动刻画。
最后,“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执着之情,即便是轻盈的蝴蝶,也要在湿润而沉重的花香中寻觅,不愿离开。“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则是诗歌的收尾,这里的“一點新愁”可能来源于对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一丝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无奈情怀。
不详
星冠懒带,鹤氅慵披,色心顿起兰房。
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
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
瑶台上,便玉皇亲诏,也则寻常。
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
救苦天尊,作且远离他方。
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
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
中兴创业两兴唐,遗烈谁如魏与张。
笏在孰知囊可宝,书成未觉鉴今亡。
七人谏省从遗直,九子仙峰暂卜居。
滁阳承乏多閒暇,时入山中访道安。
何处披襟却烦暑,清风亭上久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