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其二)

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

风惊少女偷香去,雨认巫娥觅伴来。

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

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蔷薇花的诗歌,其中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孤独感慨的情怀。诗人通过蔷薇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幽怆而又不失优雅的情绪。

"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 这两句描写了蔷薇花在这里开放,它们的颜色如同云霞,但却显得有些哀伤和低沉,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生长在僧院这种较为偏僻的地方,带有一种自生自灭的孤独感。

"风惊少女偷香去,雨认巫娥觅伴来。" 这两句则是借用了风和雨来形容蔷薇花与自然界的交响。风像是惊吓了这些如同少女般娇嫩的花朵,它们在风中偷偷散发着香气;而雨水似乎认定了它们是巫山神女,想要寻觅它们作为伴侣。

"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在僧院中生长的蔷薇花的独特情感。它们如今孤零零地生长在这僧院之中,而在过去,这些花朵曾经与旧日的山影相映照,栽种在钓矶旁。

"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三清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三个高级天界,这里的“上客”形象化地表示这些超然物外的存在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惆怅之情。他们劝导诗人在春日里饮酒一两杯,以此来暂时忘却忧愁。

整首诗通过蔷薇花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美好与超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8)

崔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其三)

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

试问更谁过野寺,无憀徒自舞春风。

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

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

清明月照羞无语,凉冷风吹势不禁。

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

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岸梅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临川见新柳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州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