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的《叙隐五首》之一,通过“仙槎隔溟渤,天汉嗟无梁”两句开篇,描绘了仙人乘坐的木筏与浩瀚大海之间的隔阂,以及仰望银河时的感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桂树含丹葩,瑶草限年芳”则以桂树和瑶草象征着高洁与不朽的生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我生无羽翰,翻飞不能翔”表达了诗人虽有追求自由飞翔的心愿,却因自身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接着,“揽衣步宵月,抚剑临秋霜”两句,诗人通过夜行与剑指秋霜的动作,展现了他独立于世、不畏艰难的形象,同时也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最后,“欲问严君平,此事何渺茫”一句,诗人借用严君平(西汉著名占卜者)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暗示了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高洁与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挑战与困惑,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