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

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斲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閤。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

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

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

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季酷热难耐的景象。"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写出了烈日当空、连绵不绝的炎热之感,气温高到仿佛能融化一切。接着诗人提及"玉皇教散阆苑冰",这是指帝王下旨分送清凉物品给臣子,以解暑热。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君恩浩荡、夏日里寻求避暑的图景。

"斲开北陆琼瑰窟"则是一种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冰冷清凉物品的渴望。"峨峨贮向瑶花合"和"分命中官赐黄閤"进一步描绘出宫廷内外官员们享受着皇恩赐予的冰凉之物,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清凉。

至于"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则是在强调这份清凉带来的舒适和愉悦,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而不燥热。"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表达了对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官员们在炎夏中享受着清凉之余,还能得到休息和片刻安宁。

"卞和抱璞入直庐, 从此惊忙不成睡"则是转折处,诗人开始表达自己虽然得到了恩赐,但仍旧因为心中的忧虑而难以平静。紧接着"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则是一种比喻手法,用来描绘内心的躁动和不安。

最后两句"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是诗人在这份难得的凉意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他的心灵仿佛被洗涤,连热风也感受不到了,于是他以一首狂放之歌来表达对恩赐者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了夏日酷暑中寻求清凉的诗歌,同时也蕴含着对于皇恩的赞美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波动。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

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

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

团团榆荚是谁抛,漠漠游丝向人亸。

可怜花木间岚光,花前正好飞觥觞。

冯君夙驾一何速,捧檄银坑按辛谷。

转输昨日又移文,小氓诉牒何纷纭。

见说南山六百里,跙尽马蹄摧屐齿。

是何屈于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

龙无尺水且蟠泥,骥困盐车但垂耳。

片言折狱亦胡为,必也无讼方君子。

吾徒事业本稽古,得行其志当刑措。

画衣画地免烦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未行此道且营营,营营为禄聊代耕。

残春小别不足念,为君高唱南山行。

南山一月期回首,莫诉临歧数卮酒。

形式: 古风

黑裘

野蚕自成茧,缲络为山紬。

此物产何许,莱夷负海州。

一端重数斤,裁染为吾裘。

守黑异华楚,示俭非轻柔。

熏香则无取,风雪曾何忧。

朝可奉冠带,夜以为衾裯。

晏婴三十年,庶几迹相侔。

季子苦貂弊,吾服仍为优。

不耻狐貉者,亦当师仲由。

况我屡迁谪,行将耕故丘。

映发垂鹭顶,植杖昂鸠头。

袖宽可以舞,老农即为俦。

紫绶挂君门,任尔争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幕次闲吟(其五)

江蓠吟尽鬓成霜,谪宦归来梦一场。

每日祇窥丹凤案,被人犹唤紫微郎。

斋宫独坐风翻幕,客舍闲吟叶满床。

若是承明容再入,未曾荒废旧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兴

吾尝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桧颇凌云,岁月自朽蠹。

般输目不见,何由用斤斧。

东山大夫松,中岳金鸡树。

秦政本独夫,则天乃淫妪。

名号被常材,所幸因一顾。

为木岂有命,偶然生要路。

谁取涧底松,立作明堂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