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由明代诗人杨廷枢所作,描绘了一幅寒江暮雨中的舟行图景,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首句“野岸官桥路已芜”,点明了地点与环境,荒草丛生的野岸边,官桥上或许曾经车马喧嚣,如今却已荒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下来,“寒江暮雨客舟孤”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寒冷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暮雨,一艘孤零零的小船在江面漂泊,孤独而寂寞,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烟中帆影时开落,雾里山光半有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朦胧与神秘。烟雾缭绕之中,帆影时隐时现,如同梦境一般;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不可捉摸的美感。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莫测,也映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宿鸟惊心犹未下,哀猿引臂自相呼”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夜幕降临,宿鸟被惊动,却迟迟不愿归巢,哀猿则在枝头呼唤同伴,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凄其古渡黄昏后,一点渔灯起荻芦”一句,将画面定格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瞬间。黄昏过后,古老的渡口显得更加寂寥,只有远处的一点渔灯在芦苇丛中闪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与希望的色彩,同时也暗示着生命中总有一线光明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