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僻性拗木枕,天生没意智。
自己独冤家,佛祖闲奴婢。
尝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师范的作品,名为《禅人请赞(其六)》。诗中以个人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特性的认同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僻性拗木枕"描绘了诗人不随流俗,像拗木枕般坚硬不易弯曲的性格;"天生没意智"则暗示他无意追求世俗的智慧和机巧。"自己独冤家,佛祖闲奴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视佛祖与自我为同等自由的状态,仿佛佛祖也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陪伴者。最后两句"尝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借用佛教的智慧,表达出知足常乐的理念,认为即使简朴的生活也能带来内心的满足,这正是身为山僧的诗人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不详
入山去,何所图。出山来,胡为乎。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一之上,三之下。有来由,无缝罅。
是甚牛溲马浡,刚自辽天索价,累及儿孙成话把。
要弄便弄,要置便置。眼晴倒转,眉毛踢起。
虽然好个金毛,争奈爪牙未备。
义出丰年,俭生不孝。自古自今,岂容师教。
义兮义兮知不知,官税了兮何用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