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义请赞

义出丰年,俭生不孝。自古自今,岂容师教。

义兮义兮知不知,官税了兮何用钞。

形式: 押[效]韵

翻译

崇尚道义能带来丰收之年,但过于节俭会滋生不孝的行为。
从古至今,哪能容许教师教导这样的悖论呢?

注释

义:道义,指正确的道德行为。
丰年:丰收之年,指好的收成。
俭:节俭。
不孝:不尊敬父母或长辈。
自古自今:从古到今。
岂:怎么,哪里。
容:允许。
师教:教师的教导。
知不知:是否知道。
官税:官方税收。
了兮:了结了啊。
何用钞: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德义请赞》中的片段,主要探讨了道德与经济的关系。诗中强调"义出丰年",即道德和正义源于丰收的年景,这反映了古人认为社会和谐与富饶密切相关。然而,"俭生不孝"则指出过度节俭可能导致忽视对长辈的孝道,暗示了平衡与适度的重要性。

诗的核心观点是质疑"自古自今,岂容师教",即从古至今,是否允许仅以师长的教导来评判一个人的行为。接着,诗人提出"义兮义兮知不知",强调实践道德比单纯知道更重要。最后两句"官税了兮何用钞"表达了对税收制度的反思,意思是如果税收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过多的货币(钞)就显得多余。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社会伦理和经济行为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佛教徒对于道德实践和物质生活的辩证态度。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德浚请赞

踞胡床,握麈尾,默默自问,谁家之子。

宁可并吃五㪷醋,不敢说著东山下左边底。

形式:

题岩寒拾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藏头露面,抚背拍肩。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形式: 押[先]韵

题牧牛图

谁家牯,谁家犊。溪东溪西,水甘草足。

宜乎后夜当春耕,懹袖应难秘斯轴。

形式: 古风

题僧画草虫

似则似矣,是则未是。

若是伶利衲僧,不作这般虫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