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石崇诗

昔我不造,备尝颠沛。后土倾基,皇天陨盖。

少怀蒙昧,长无耿介。遗训莫闻,出入靡赖。

如彼泉流,不绝若带。终怀永思,感昔康泰。

我舅敷命,于彼徐方。载咏陟岵,言念渭阳。

乃溯洪流,泛身馀艎。宵寝晨逝,曷路之长。

亦既至止,愿言以写。爰有石侯,作镇东夏。

宽以抚戎,从容柔雅。兽啸幽岩,翔风扇起。

逸响既振,众听倾耳。恂恂善诱,大揖群士。

宗道投意,结心万里。我固其终,人结其始。

宗道伊何,英朗特俊。如彼凌高,日以增峻。

隰朋有慕,颜生希舜。游志域外,涤除鄙吝。

仰止晨风,豫登数仞。我闻有言,居安思危。

位极则迁,势至必移。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妙识先觉,通梦皇羲。窃睹党奥,钦蹈明规。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棘腆对石崇的回应之作,表达了对石崇的敬仰与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棘腆在面对人生颠沛流离之时,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先祖遗训的渴望和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他将自己比作不绝如带的泉水,表达了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舅舅被任命前往徐方(今山东一带),并引用《陟岵》和《渭阳》两首诗中的典故,表达对亲人远行的思念。随后,诗人追溯历史,赞美了石崇作为东夏之镇的宽厚与从容,以及他所展现的优雅风度。诗人描绘了石崇周围自然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他对于周围人士的引导与激励,强调了石崇在道德与智慧上的卓越。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石崇的敬仰之情,认为石崇如同高山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崇高。他提到了古代贤士隰朋与颜回的美德,并表示自己愿意追随石崇的脚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诗中还提到了“居安思危”的哲理,以及“上德无欲,遗道不为”的道德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石崇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成长、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收录诗词(3)

棘腆(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石季伦诗

深蒙君子眷,雅顾出群俗。

受宝取诸怀,所赠非珠玉。

凡我二三子,执手携玉腕。

嘉言从所好,企予结云汉。

望风整轻翮,因虚举双翰。

朝游情渠侧,日夕登高馆。

形式: 古风

赠石崇

翕如翔云会,忽若惊风散。

分给怀离析,对乐增累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赠杜方叔诗

爰有良木,结基崇岸。孤根挺茂,艳此丰干。

晞曜朝阳,接润辰汉。如彼芳松,繁华冬粲。

厥艳伊何,重英累茂。厥粲伊何,既苗而秀。

绰矣杜生,应期特授。人以位瞻,而能义富。

浩浩万区,悠悠俗网。变化无际,谁鉴其象。

慎微将来,积著在往。惟子居之,久而不爽。

名以实显,形端景立。弘之匪他,唯我所执。

文莫如人,瞻望弗及。若在闻一,其殆知十。

肇允发纵,履霜之始。乃自童矇,芳葩桑梓。

鸣鹤在阴,縻爵君子。羽仪上京,弱冠来仕。

在动能跃,处静思默。既宣厥文,亦茂其德。

韫玉蓬林,亢衡上国。洪音振朗,晖曜四塞。

达节无累,贵彼修身。不求善己,而务得人。

进替惟意,与时屈申。万物云云,飘若埃尘。

假翼岩阿,束翮景云。挫锐者易,鲜能解纷。

德之休明,卓焉出群。岂独吴起,高谢田文。

余与吾生,处非先后。神结倾盖,情固白首。

推年下交,以文会友。忠焉之诲,望子善诱。

积细靡队,一覆斯崇。训致以道,坚冰则终。

虽小必大,无往不隆。嗟我良朋,敬承清风。

形式: 四言诗

赠荀彦将诗

光光国宝,曰瑜曰瑾。济济清朝,曰髦曰俊。

瑜瑾既琢,有温其润。髦俊既集,芳风其振。

显允荀生,天挺厥真。沈识胁敏,温粹淑仁。

初应宰命,徽音惟新。遂假蒲密,简在至神。

时惟惠后,黎人攸绥。乃授明德,赋政近畿。

戢翼太清,翻然凤飞。寻此遐跃,曜彼远晖。

昔在豹产,显名当时。及尔祖公,播声于兹。

赫赫显名,在尔扬之。穆穆播声,在尔光之。

孰谓玉宝,匪我所珍。孰谓言轻,乃重千钧。

勉树惠化,敬乃厥身。引领南望,望子清尘。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