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三绝(其三)

幸脱尘氛入帝城,又携幽恨满归程。

雁行不整关心事,深愧汉人千虑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庆幸逃离尘世纷扰来到京城
满怀幽怨再次踏上归乡之路

注释

尘氛:尘世的纷扰或艰难困苦。
帝城:京城,这里指长安或其他重要都城。
幽恨:深深的遗憾或愁绪。
归程:返回家乡的旅程。
雁行:比喻整齐有序的行列,此处可能象征朝廷官员或群体。
关心事:所关心的政治事务或国家大事。
深愧:深深感到惭愧。
汉人千虑轻:汉人(泛指)考虑问题过多而轻易做出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归舟三绝(其三)》。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幸脱尘氛入帝城”,这里“尘氛”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帝城"则是京城,也就是朝廷所在地。诗人表达了自己能够离开喧嚣的尘世,进入到更为高洁和宁静的皇都的幸运。

接着,“又携幽恨满归程”,“幽恨”指的是深藏在心中的愁绪或不满,“满归程”则意味着诗人在返回的路上,这些幽恨随之而来,充斥在他的旅途中。这表明尽管诗人有幸进入帝城,但他内心的忧虑并未消散。

“雁行不整关心事”,这里“雁行”指的是大雁飞行的队形,“不整”则暗示了诗人的心绪紊乱。他将自己的心情比喻为不规则的大雁行列,表达了内心的困扰和不安。

最后,“深愧汉人千虑轻”,“深愧”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之情,“汉人”指的是古代汉朝的人民或文化,“千虑轻”则意味着汉朝人民或后世看待问题时往往过于轻率,不够深思。这句话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和传统的反思,以及对现代人态度的批评。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在面对个人经历与历史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交织。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归舟三绝(其二)

波声拍枕不成眠,拥被推篷月尚圆。

霜下夜深人正悄,数声飞雁度林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归舟三绝(其一)

江边踏月入孤舟,水月流光一片浮。

夜静海门雷怒吼,潮头冻杀未甘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白荷花

玉娥独自到书屏,不管人间暑气深。

待得诗成花已谢,应无好句惬花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过赵清献故居

隐隐数间清献宅,只在城东竹树中。

龟鹤不知何处去,谁将白鹿继高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