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

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

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独自居住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松木的小屋被山色环绕。
他在僧侣中年届九十,心如白云飘渺,超脱尘世。
满头白发未曾修剪,深邃的青色眼眸含笑。
他还能指着那轮孤月,为我暂时敞开心扉。

注释

独住:独自居住。
无人处:人烟稀少的地方。
松龛:松木的小屋。
岳色:山色。
僧中九十腊:僧侣中的九十年龄。
一生心:一生的心境。
白发:满头白发。
垂不剃:未曾修剪。
青眸:青色眼眸。
笑转深:含笑更深。
孤月:孤零零的月亮。
开襟:敞开心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独自居住在深山之中,融入了自然之景的生活状态。"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表明老僧选择了远离尘世,一个人隐居于被松树和岩石环绕的高山之巅,四周环境与其精神世界逐渐融为一体。

"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则透露出老僧年事已高,但他的内心依然清明,如同云端独立的高峰,他的一生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描绘了老僧的外貌和神态。头发已经变白,但他并没有修剪,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他的眼睛(青眸)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种笑容是深邃而含蓄的。

"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则展现了老僧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他即使年迈,但仍然能够抬手指向那轮独自挂在夜空中的明月,似乎在与月亮对话,而他也愿意为来访者(我)暂时打开心扉,分享他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老僧的形象和山林景色,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禅意,以及作者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少监三首(其一)

器琢仙圭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

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

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

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少监三首(其二)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

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

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

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少监三首(其三)

具体而微太少年,凤毛五色带非烟。

倚天长剑看无敌,绕树号猿已应弦。

接士开襟清圣熟,分题得句落花前。

即应出将传家法,圣泽恩波浩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水壶子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