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从叨命服,乘兴入天台。
院接石桥住,门临瀑布开。
松閒应独坐,雪里更谁来。
时复携藜杖,看云上古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汝弼所作的《赠僧》,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首句“一从叨命服”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出家修行的羡慕,可能是因为僧人看似顺应命运,选择了清修的道路。接下来的“乘兴入天台”则体现了僧人随性自在的性格,他们能随意游历名山胜地。
诗中描绘的僧人居住环境独特,住在连接石桥的院落,门前便是飞瀑直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想象僧人在松林中独自静坐,即使在雪花飘落的冬日,也无人打扰他的清修。最后两句“时复携藜杖,看云上古台”,描绘了僧人手持藜杖,常常漫步山间,欣赏云雾缭绕的古台,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表现了僧人的隐逸生活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赞美和羡慕,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山水诗的韵味。
不详
岩前春草萋萋色,岩上春风淡淡阴。
数百年来无谢客,□□依旧到如今。
冬来行部驾轺车,一日之间气候殊。
朝衣驼裘暮挥扇,未应岚瘴得全无。
禁鼓初闻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
谁家宝鉴新磨出,匣小参差盖不交。
睡起杨花满绣床,为他人作嫁衣裳。
因过竹院逢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