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桃花源(其四)

洞外一长揖,人仙从此分。

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

花气薰崖户,霞光绕茜裙。

往来江海上,鸾鹤冀相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踏入桃花源后与友人的离别场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首句“洞外一长揖,人仙从此分”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离别的瞬间,长揖是古代表示尊敬的礼节,而“人仙从此分”则暗示了与仙人的分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水中之影,自己则比作溪边之云,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如同水与云般自由自在、随风飘逸的生活状态。

“花气薰崖户,霞光绕茜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桃花源内的自然美景。花香弥漫,仿佛整个山崖门户都被香气所熏染;霞光环绕着女子的茜裙,既展现了桃花源的美丽景色,也暗喻了女子的高洁与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通过嗅觉和色彩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仙境之中。

最后,“往来江海上,鸾鹤冀相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江海之上自由来往,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自由的精神;“鸾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高洁的鸟类,这里寄托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如鸾鹤般相会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桃花源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其一)

昔去逢秋至,今来送九归。

菊残将入枕,绵老渐装衣。

定起书黄叶,杯阑语翠微。

禅翁兼醉侣,一种不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其二)

竹里将云去,窗间看鸟归。

酒香沾净具,花气著僧衣。

老圃推先达,星坛礼少微。

尘劳君莫问,问著与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服卿访余柳浪不遇俟我沙头既归服卿再至遂用韵赠之

千里劳君至,三秋俟我归。

柳残多叶字,莲解一池衣。

逸格临杯见,新思入路微。

云山心总在,未与宿根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唐尧胤自贵竹过访用君御韵奉赠

夷马向东驰,青袍敝许时。

袖中三尺雪,梦里一竿丝。

泥酒呼鹦鹉,披诗想荔枝。

武夷若再至,为我道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