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其一)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翻译

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注释

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
狼烽:烽火。
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
戍:守边的意思。
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谢池春·其一》,描绘了诗人早年的从军生涯和后来的失落感。开篇回忆壮年时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欲吞敌虏,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历历在目。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曾经的儒生身份被误入军旅,功名梦想破灭后,只能在吴楚之地泛舟漂泊,心中充满悲歌与怀旧之情。

诗人望着无边的烟波,遥想秦关,对流逝的时光发出深深的叹息,感慨岁月虚度,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整体上,这首词展现了诗人从豪情壮志到失落无奈的心路历程,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近拍(其一)

飞花如趁燕子。直度帘栊里。

帐掩香云暖,金笼鹦鹉惊起。凝恨慵梳洗。

妆台畔,蘸粉纤纤指。宝钗坠。

才醒又困,厌厌中酒滋味。

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罨画高楼怕独倚。千里。

孤舟何处烟水。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近拍(其二)

骑鲸云路倒景。醉面风吹醒。

笑把浮丘袂,寥然非复尘境。震泽秋万顷。

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湘妃睡起,鬟倾钗坠慵整。

临江舞处,零乱塞鸿清影。河汉横斜夜漏永。人静。

吹箫同过缑岭。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感皇恩(其二)伯礼立春日生日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一)伯礼立春日生日

春色到人间,彩幡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凤阁鸾台看除拜。

对衣裁稳,恰称球纹新带。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