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三)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挽歌词,以“晦庵南北象山西”开篇,巧妙地将乐轩先师与理学大师朱熹(晦庵)相联系,暗示了乐轩先师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和对理学的贡献。接着,“道学年来入品题”一句,点明了乐轩先师在学术界的评价和地位,表明其思想和学说深受后人推崇。

“可惜六经真脉络”,表达了对乐轩先师未能完整传承和解读儒家经典精髓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其在学术研究上的遗憾。而“红泉三世两幽栖”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象征着乐轩先师的学术追求和人格境界,同时也暗示了其离世后的寂静与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词通过对乐轩先师生平、学术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学术传承和人格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闺怨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午斋即事

晴窗吾伊罢,风薄清昼永。

陈编几废兴,适笑心自领。

青精饭何味,车笠沸尘境。

伫立共幽怀,虚檐疏竹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用韵答友人论诗

艺业难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难知。

还须倒岳倾湫手,却有惊天动地时。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

夷然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失身杯酒莫追尤,烂醉生涯尽自由。

可倚何须鹦鹉赋,相逢且解骕骦裘。

今无客入扬雄巷,终有人题李白楼。

却笑三闾太憔悴,独醒犹作畔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