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夜北海待月作

月迟人不待,林净水初明。

昨雨留云气,前舟辍棹声。

方秋十九夜,有宿二三赢。

独喻伤时意,清光为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亮升起得晚,人们等待不得,树林中的水清澈明亮。
昨晚的雨留下了云雾的气息,前方的船桨声也已停歇。
正值秋天的第十九个夜晚,只有少数几人在住宿停留。
只有我能独自理解这伤感的时刻,清冷的月光仿佛为我而生。

注释

月:月亮。
迟:晚。
人:人们。
不待:等待不得。
昨雨:昨晚的雨。
留:留下。
云气:云雾的气息。
辍:停止。
方秋:正值秋天。
十九夜:第十九个夜晚。
有宿:有住宿停留。
二三赢:少数几人。
独喻:独自理解。
伤时意:伤感的时刻。
清光:清冷的月光。
为我生:仿佛为我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北海赏月的情景。"月迟人不待",诗人以月亮迟迟未至反衬人的期待,流露出一种静候佳景的耐心与期待。"林净水初明",则写出环境的宁静和水面上月光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明亮的氛围。

"昨雨留云气",暗示前一天的雨水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前舟辍棹声",通过远处舟楫停歇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方秋十九夜,有宿二三赢",点明时间是秋季的第十九个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此过夜,身边只有少数同伴。"赢"字在这里可能指少量的人或物,强调陪伴的稀少。

最后两句"独喻伤时意,清光为我生",诗人借月光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明月似乎能理解他的忧思,仿佛专门为他而生,深化了诗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黄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感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社园茗坐

影落秋池阴,斜阳在高树。

荷根互偃仰,流光一朝暮。

园草日以黄,游客不如故。

层云出海子,重台接城庑。

萧条昨过往,林木长烟露。

嬉游上京地,士女虽无度。

自昔富庶邦,不谓变墟墓。

辕驹困刍秣,君子逐鸡鹜。

孰知茶荈贱,已损饔飧数。

嗟嗟叶下禽,饥无残饵哺。

形式: 古风

琼华岛登高作

登高惟觉此身孤,佳日悲秋老不殊。

落木明河双阙下,黄花樽酒一时俱。

惊心世变非前有,去乱游方已绝无。

群盗满山催暝急,衰迟忧患共相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简俞伯扬

问讯俞斋秋后花,重阳一霎已堪嗟。

佳时憔悴无人觉,只有泉明惜月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