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
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
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
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
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
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冬至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人生本是客”揭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接着“杜叟顾未知”引用杜甫的典故,暗示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在这一年中领悟到悲欢离合的真谛,感觉时间并未因岁月流转而有所改变,“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表达了他对光阴荏苒的淡然态度。
诗人进一步强调无需拘泥于年龄的增长,而是要跨越时代去寻找共鸣,“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他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而非单纯的岁月痕迹。最后两句“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通过比喻蜡烛熔化成梅花的景象,寓意时光易逝,提醒自己珍惜当下,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季节更迭自有其美,而人生的愁苦往往源于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日常生活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独特见解。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
却看来路处,南北两岩花。
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
问我出山意,无乃贵喧哗。
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
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
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
溪急竹阴动,谷虚禽响幽。
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
乘除了身世,未恨落房州。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